找到相关内容637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

    辩相分 <无变异品> 的另一处原典中,则将三种佛性于佛的三身:   佛性有两种,一者住自性性,二者引出性。诸佛三身,依此三身故得成就。为显自性故,说地中宝藏譬。……为约此两因故,佛说三身果... ,虽然都共同心“融合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”的课题,但二者的进路亦有所不同;因为,真谛译《摄大乘论释》卷六之解释“界”为“金藏土”是依于其“本识”是依他起通染净二分的思想,是由本识论起,而《佛性论》<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2954328.html
  • 略论一乘家与三乘家的种姓之争(2)

    大乘法的。实际上,对于此种姓论,各人如能于各人的实存之上来读其真理时,就会变成从大乘的侧面对各人自己的实存,很锐利地迫问着每个人的自己。假如寻问:这个‘自己’有没有持有本有的无漏种子?那,其实已经...

    昌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0654420.html
  • 佛教哲学与京都学派: 吴汝钧与赖贤宗对谈

    我执”在一起。如果提出“无相的自我”,这跟原始佛教还有整个佛教传统所用的自我的意思不协调。总的来讲,用“无相的自我”来特征化(characterize) 这个禅的本质,我觉得太弱了,不能显现禅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0954478.html
  • 有病事醫不要事神(3)

    的龙与印度蛇信仰是否有所颇令人深思,是否正是由于「蛇」在印度宗教信仰上地位之崇高,而在形象上与中国原有的龙已颇有类似之处,再加上龙在中国为至德之表征,龙蛇辰巳不分,为配合蛇在印度之崇高地位,故而...慈恩传》卷四,谓瞻波国天女以水灵触身,生四子,大抵乃饮水怀胎之所本;同卷亦载有一个女国的传闻。㈤《西游记》第九十九回,述师徒取回佛经,白鼋气唐僧背信,而将他们马并经摔入水中。及其登岸后,又有阴魔发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5954639.html
  • 清辨“名言中自相有”之看法的探讨

    宗喀巴《广论》中提到清辨自续派“名言中自相有”的思想亦不少〈3〉;不过由于篇幅及主题相干性,我们集中于较与“名言中自相有”思想密切的三处:  1. 对清辨“于所破加胜义简别”的批判中之“名言中自相有”...其无其自相。”〈48〉  月称所提出之回答是这样的:  “事实非如此,因为两者的场合的例证并不相似,通常当‘身体’与‘头’等字眼与其牵连个体,如‘手’或‘心理’等字眼在文法上出现时,(吾人)就‘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2254802.html
  • 佛教与花的因缘

    对外在环境与内在修行境界皆有所。佛国净土是一个莲花遍布、百花盛开的世界。「心净国土净」,如果每一个人心中常植慈悲、清净、欢喜的莲花,并让居住的大环境能处处鸟语花香,无荆棘杂草,无污秽髒乱,那么此娑婆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0855258.html
  • 阿含经典之成立

    秣菟罗教团有所。如门川彻真氏所论述l,杂阿含似乎主张秣菟罗有部之正统性,如于经中可见述说佛陀于秣菟罗说法之短经二经m。与此二经相对之巴利(Pali)经典,则作为佛陀在二处说法:一处为舍卫城n,另一...

    槚本文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1655322.html
  • 佛教正念的药方

    到二十的病人不只是不愿与禅修有好的,甚至他们不了解为何会发生这种事,以及为何我们会不修正它。   我们也核对过其它实验结果的研究,发现其它诊所用医学干预,并没有让慢性病痛患者得到很好的结果。在医学...跟压力有关的心脏病或癌症,这点就不适用了。女生似乎是在处理病痛方面,比男生特别在行。关于病痛方面,结果显示出病痛的频率和严重性、内科症状的数量和心里悲痛都降低了。压力耐受性和一致感的人格度量单位也...

    莎朗·沙兹堡、乔·卡巴金著 李孟浩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54155501.html
  • 喜乐与空无(3)

    基础,因此我认为,将“自性”诠释为乐空双运时,则与大圆满的见解有很密切;这是我个人的看法,不知道事实是否如此?  提婆在“四百论”中说“公正无私的聪慧学人,对诸事要一一观察”,因此,对此事的正确与否...不同宇宙观,甚至太阳和月亮的大小,各有不同的说法。现在经由科学知识,我们了解许多宇宙真相,有些与我们的直观发生矛盾之处。  若一个人的见解与科学经验发生矛盾,那他的释论立场便站不稳固,因此没有必要固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3855690.html
  • 无上法门--参话头

    Zen”来代表“禅”。   “禅那”在梵文的原始意义有“思维修”,“静虑”、“三昧”等含义,是和现代所谓的宗教、哲学完全不同的一种体系,然而并非高深莫测,与现代脑医学和脑生理学却相互。  ...使中国禅宗具足了内在精致的生命动力,成为有别于印度、中国佛教的可以道、可以名、可以再现而真实不虚的教外别传的智慧体系。   自印度释迦牟尼在尼河畔的菩提树下,经过七天的修炼和实证(真参实悟),成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3156174.html